潤澤儀器商城 - 2021-01-22
講座時間:
北京時間
3月12日(周四)上午11:00-12:00
3月19日(周四)上午11:00-12:00
3月26日(周四)上午11:00-12:00
如何報名?
1. 關注微信公眾號:帕克原子力顯微鏡Park
2. 打開2月13日發布的文章“AFM網絡講座系列:原子力探針顯微術基礎及其研究進展”
摘要:
納米科學與技術是當今前沿基礎科學和高新技術研究中最具有發展潛力的領域之一,也是國際科技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在納米科技發展過程中,以電子顯微術,掃描探針顯微術及超分辨光學顯微術為核心的納米表征與測量技術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目前,以掃描隧道顯微術、原子力顯微術為核心的一系列掃描探針顯微術已經發展成為基礎科學及技術應用研究中探測微納米尺度物質結構、性質及功能的核心工具之一。目前,原子力顯微術是使用最為廣泛的掃描探針顯微技術;它也可以作為微納米尺度下的“眼”和“手”與其他表征和測量技術相結合,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和應用空間。
在本講座(共三次)中,我們將在(1)介紹掃描探針顯微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原子力探針顯微技術的基礎理論、儀器與方法基礎,(2)基本工作模式及其應用,最新技術和方法進展等。(3)在此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介紹原子力顯微技術的功能化探測模式及其微納米尺度物性研究與測量中的應用。最后,我們將簡要探討原子力顯微術的進一步研究發展方向等。
講座人簡介:
程志海,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基金委優青,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顯微儀器分會理事,中國硅酸鹽學會微納米分會理事。
2002年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應用物理系。2002-2007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碩博連讀,獲凝聚態物理博士學位。2004年7月至2005年1月,在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物理系及實驗物理研究所做訪問學者,2007年8月-2011年7月,在美國加州大學Riverside分校化學系及納米科學與工程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8月-2017年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科院納米標準與檢測重點實驗室),任副研究員/研究員。曾獲中國科學院“引進杰出技術人才計劃”(技術百人計劃)和首屆“卓越青年科學家”,盧嘉錫青年人才獎獲得者,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并獲首屆“學科交叉與創新獎”等。目前,主要工作集中在先進原子力探針顯微分析技術及其在低維與表面物理、納米科技等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
我的好幫手
投訴建議:0571-8729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