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通知的重要性在于其公布了進口、國產產品全國現行醫療機構最低供貨價,目前"一省掛網,全國價格共享"的情況已經在多個省份執行。
文中第三部分為進口耗材,第四部分為國產耗材
骨科耗材將成為下一個戰場
12月10日,海省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公示青海省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聯盟骨科關節類高值醫用耗材擬中選結果的函》,將骨科關節類擬中選結果進行公示。

青海這份通知的重要性在于,其公布了進口與國產產品全國現行醫療機構最低供貨價,且價格是機構聯盟集采的標準之一,目前"一省掛網,全國價格共享"的情況已經在多個省份執行。
新華社12月3日消息,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采正在醞釀中。相關部門下發《關于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采購數據快速采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根據《通知》,第二批醫用耗材集采品類將大幅擴圍,在第一批血管介入類、眼科類等基礎上,增加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吻合器等六大品類,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耗材真實使用量進行數據采集,以預估下一輪帶量采購需求。
業內人士稱,從此前地方集采情況看,骨科耗材等降價空間巨大,隨著第二批國家集采正式啟動,相關領域國產化替代有望加速。
《中國
醫療器械藍皮書(2019版)》顯示,2018年我國高值醫用耗材細分領域中,血管介入領域和骨科植入領域市場規模最大,占比分別為37.2%和25%。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骨科植入耗材市場規模約為304億元,到2023年可增長至520億元,2018-2023年復合增長率在15.05%左右。
11月5日,我國開展的首輪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正式在天津開標,易生科技、上海微創醫療、樂普醫療等8家企業的10個產品中選,平均降價93%,冠脈支架價格從此前的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
“骨科植入性耗材降價空間同樣巨大。上述人士表示,從出廠價到終端價格,有的骨科類植入性耗材漲幅高達500倍。且由于部分品種門檻較低,企業魚龍混雜,價格問題更是突出。
骨科耗材最高降94%
日前,淄博市醫保局發布了淄博-青島-東營-煙臺-威海-濱州-德州七市采購聯盟關于部分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現場議價結果的公示,骨科創傷類醫用耗材聯合采購最高降幅達94%,平均降幅67.3%。
此前,江蘇省完成了第二次耗材聯盟談判,骨科人工髖關節類平均降幅為47.20%,最大降幅為76.70%。
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將加速國產化替代。有業內人士預測,目前國內關節領域的國產化水平約為27%,帶量采購后至少有40%的市場份額上升空間,預計國產化將達60%-80%。
價格聯動成為下一步集采的重點。
11月25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7777號建議的答復》顯示,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部署要求,國家正在推進建立招標、采購、交易、結算、監督一體化的省級招標采購平臺,推進構建區域性、全國性聯盟采購機制,形成競爭充分、價格合理、規范有序的供應保障體系。
與此同時,國家醫保局正在統籌建設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平臺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統,實現全國聯動的藥品耗材招采、配送、監管,滿足統一編碼、統一模式、統一監管、屬地管理的需求,根據項目進度,2020年年底前完成項目終驗工作。
9月22日,國家醫保局官網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7133號建議的答復》(下稱《7133號答復》)。
國家醫保局表示,已明確建設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目前已在河北、青海兩地進行示范試點,到2021年底,醫保信息平臺將初步建成。
9月18日,國家醫保局在《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5936號建議的答復》(下稱《5936號答復》)中介紹,醫保信息平臺包含14個業務子系統,其中,藥品、醫用耗材招標采購作為醫療保障的主要職能,將依托該平臺實現掛網、招標、采購、交易、結算、支付、評價等全過程服務管理功能。
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致力于通過國家醫保信息平臺實現國家與省級之間醫保招標采購信息的傳遞共享,為招采政策科學制定提供決策支持。
同時,積極打通省與省之間的信息通路,推進藥品價格等相關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促進價格全國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