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儀器網 信息盤點】
食品檢測包含多個細項,此次抽檢的微生物污染是常見的
食品檢測項目之一。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涵蓋了有益跟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食品、醫藥、工農業、環保、體育等諸多領域。尤其在食品領域,微生物指標是作為食品生產過程中衛生狀況的直接反映,如果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還會加速食品腐敗變質,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然而微生物個體微小,大多數無法通過人眼識別,只有在科學儀器的輔助下,才能進行甄別。如常見的菌落計數器、菌落分析儀、微生物鑒定系統、微生物檢測系統、大腸桿菌檢測儀等。
【閱讀詳情】
中國科學院巨大的科研任務量決定了其對科學儀器設備的需求很大,因此中國科學院及各個研究院都會根據自身需求,集中對科學儀器進行采購。2020年7月初,中國科學院發布了三批次政府采購意向,總預算約63.8億元。剛翻過年,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等單位再次發布采購意向。
【閱讀詳情】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021年第2號公告,發布了《食品中對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測定》《特殊食品滲透壓測定》《蜂蜜中鏈霉素和雙氫鏈霉素的測定 液相
色譜-串聯質譜法》《小麥粉中次磷酸鹽的檢測》《橄欖油中脂肪酸烷基酯含量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食品中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的測定》等6項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和《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快速檢測 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水產品中組胺的快速檢測》等2項食品快速檢測方法的公告。
【閱讀詳情】 PCR,中文譯為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種DNA的快速擴增技術,其擴增效率之高猶如核裂變的"鏈式反應"。PCR儀器作為生命科學儀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
基因復制的科研工作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20年,隨著整個生命科學領域的發展,PCR系統新品涌現,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本文將就2020年PCR新品進行梳理和盤點,以饗讀者。
【閱讀詳情】 當前,環境保護工作早已與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掛鉤,故而我們要不斷促進污染監測、檢測技術發展,規范環境保護、污染監測相關儀器設備的制造、安裝和使用,給環保工作提供更多支撐。眼下,我們剛剛跨進2021年,環保領域也迎來了一批新標準。下面,編者為讀者整理了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落地實施的和已經實施的標準。
【閱讀詳情】 科技冬奧”重點專項面向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科技保障重大需求,重點圍繞冬奧會科學辦賽關鍵技術、冬季項目運動訓練與比賽關鍵技術、公共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全球影響傳播和智慧觀賽關鍵技術、建設綠色智慧綜合示范區等重點方向的關鍵科技瓶頸問題開展研究, 為將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提供科技支撐。目前,“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已經執行了三個年頭,如今進入2021年,新的項目申報指南也已經發布。申報指南顯示,按照分步實施、重點突出原則,2021年度指南國撥經費總概算約0.83 億元,擬在科學辦賽、運動訓練與比賽等方面安排6項任務。
【閱讀詳情】 為進一步規范食品及食品包裝表面中新冠病毒的檢測方法,建立食品及食品包裝中新型冠狀病毒采樣及檢測的相關標準,2020年8月28日,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批準《食品中新型冠狀病毒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方法》團體標準立項。2020年12月30日,該標準正式發布,并定于2021年1月20日起實施。
【閱讀詳情】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給各行各業帶來重力沖擊,儀器儀表行業也不例外。面對險象環生的大環境以及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有些企業墜入黑暗,自此沉淪;也有企業向死而生,瞄準防疫帶來的市場商機,借助疫情紅利,率先突圍;有些企業謀定而后動,憑借自身龐大的資本體系,進行跨領域合并、收購等動作。我們可以說,有星隕月沉之光的消散,就自然會有太陽冉冉升起之光的照耀,縱觀全年,儀器市場的“蠶食”之舉不斷,今天我們就來盤點2020年,那些引人注目的收購角逐。
【閱讀詳情】 據四川省科技廳1月29日消息,科技部正式批復新建2家省部共建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四川。分別是依托四川農業大學建設的西南作物
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成都中醫藥大學建設的西南特色中藥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至此,四川省獲批建設的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達到3家,在川國家重點實驗室總量現達到16家。
【閱讀詳情】 隨著生物安全柜產品技術的不斷成熟,應用領域已擴展到食品、電子、檢驗檢疫等多個領域,原有的醫藥行業強制性標準 YY 0569-2011 已經不能滿足各個領域的需求。為適應新情況,應對新問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生物安全柜》國家標準。目前,該標準征集意見稿已經發布。
【閱讀詳情】